我国最早的石牌坊建筑
经过人们的不懈努力,终于认定,在宁波鄞州区,发现的庙沟后石牌坊和横省石牌坊,是目前所知我国最早的石牌坊建筑,两座精美的石牌坊,大约建于南宋至元代。庙沟后石牌坊,位于鄞县东钱湖镇韩岭村;横省石牌坊,位于鄞县五乡镇横省村,两座石牌坊皆为墓道石牌坊,所在墓道已毁,墓主无从考证。这两座石牌坊,都是二柱一间一楼仿木结构的石牌坊。
庙沟后石牌坊,其样式,是上斗拱承托屋面,层层叠叠,向外伸展飞檐翘角,在转角斗拱上使用鸳鸯交颈拱,屋脊上有鸱尾等装饰。庙沟后石牌坊,是东钱湖畔保存最完整、建筑艺术价值最高的石雕牌坊之一,石料采用鄞县西部产的“梅园石”。

横省石牌坊,面阔3.03米。其基本结构与庙沟后石牌坊类同,不同处在于阑额下移,插入柱身,无普柏枋,华拱用插拱,阑额上刻出“七朱八白”式样的长方形凹槽等,石料采用鄞县东钱湖镇的“椅岙石”。
两座精美的石牌坊,是我国木牌坊向石牌坊转型时期的重要实例。我国的石牌坊,是从木牌坊演变而来的,这也是学术界较为一致的观点。有关专家针对,这两座石牌坊的构造特点和建筑特色,沿袭样式,与宋《营造法式》进行比较、分析,认为该石牌坊的建造年代,可以追溯至南宋。

这两座精美的石牌坊,仿木构形制较为忠实,无论屋面结构,还是斗拱层的细部处理,都刻意追求木结构的效果,对木结构的模仿,与明清时期建的石牌坊,有很大的区别。且这两座精美的石牌坊,无柱座,又无夹杆石,表现出明显的木牌坊特点。反映出了这两座精美的石牌坊,尚处于木牌坊向石牌坊过渡的一种结构形式。两座石牌坊的许多做法,与宋《营造法式》基本吻合,如单拱素枋、转角列拱及使用上昂形斜撑、翼角起翘显著等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