石牌坊_石牌坊价格_石雕壁画_石栏杆价格_石牌楼_石雕牌坊厂家—山东嘉旭石雕
全国客服热线:

13963726881

石牌坊资讯

南京老照片中石牌坊之谜

南京市区几乎没有老牌坊

去过皖南的人,对于当地大大的石牌坊都会有深刻的印象。石牌坊是一种重要的旌表式纪念建筑,在国内很多历史悠久的古城、古镇、古村都有大量分布。但有点遗憾的是,南京虽是一座古城,目前留存下来的石牌坊却非常少,只有郊区几座形制较小的墓道坊、节孝坊。

南京城市史研究者张智峰说,据文献和老照片提供的信息,南京市区也有过一些牌坊。比如,汉中门附近的秦淮河边有过两座四柱三间五楼坊,可能与清末名臣曾国藩、曾国荃兄弟有关;城西胡家花园附近,有过一座“孝子坊”,上世纪四十年代时还存在;迈皋桥街有过一座贞节坊,一直保存到上世纪八十年代。遗憾的是,这几座牌坊都没有留存下来。

“很多下关老照片上,都出现过一座大型牌坊,这座牌坊的身份和故事,却很难找到记载,在网上也引起过网友的讨论!”张智峰说。

正式名字是“恩隆五至坊”

张智峰给记者看了多张拍摄于清末、民国时期的下关老照片。照片上的下关,刚刚开埠,一些洋行、货栈建造起来。在这些西式建筑旁边,有一座体量很大、四柱三间五楼式的石牌坊。牌坊旁边还有一座大大的照壁。

“下关开埠后,建成了很多西洋建筑,犹如上海外滩。在当时欧风劲吹的下关,为什么会有这么一座中式牌坊呢?”在网上,很多喜欢研究南京历史和古迹的网友,对这座已经湮没在历史深处的牌坊进行了讨论。

经过一番探究,牌坊的身份终于探明,张智峰说,这座牌坊的名字是“恩隆五至坊”,是一座纪念清末名臣、两江总督刘坤一的建筑。

在民国年间编纂的《新京备乘》中,有“忠诚公五至江南”条:

“新宁刘忠诚公坤一,以一介书生,初从戍桂岭,洊跻封疆,持躬必正,接物以诚。于国家大政,尤能力维大体,主持正论。清光绪纪元,由江西巡抚督两江总督。八年请终养。十六年诏起,再补江督。甲午中日之役,调赴山海关督师,二十二年回任。二十六年应诏入京陛见,旋回任。盖以先后五至江南矣,因其题堂曰:‘五至堂’。士民感公之德惠,于下关江滨树石坊,镌‘恩隆五至’四字,何诗荪所书也。光复后,毁于炮火,华表不复存矣。”

纪念的是清末名臣刘坤一

张智峰说,翻译成白话文,这段话大意是说,清末名臣刘坤一曾经五次来南京,出任两江总督,分别是同治十三年、光绪五年、光绪十六年、光绪二十二年、光绪二十六年,体现了清廷对他格外的信任和“恩宠”。刘坤一自己对这样的待遇非常感恩和自负,将堂号定为“五至堂”,这样的信任,也被称为“恩隆五至”。

刘坤一在两江总督任上,多次上疏请求变法,提出兴学育才、整顿朝政、兼采西法等主张,颇有政绩。张智峰介绍,1902年,刘坤一在两江总督任上病逝,南京百姓感恩他的功绩,因此在下关长江边立一座“恩隆五至坊”,来纪念刘坤一,“恩隆五至”四个字由何诗荪书写。

这座石牌坊毁于何时呢?张智峰说,《新京备乘》记载,牌坊“光复后,毁于炮火”,应该是在1912年辛亥革命光复南京的战火中被毁,只存在了十年左右的时间。

刘坤一担任两江总督时的官署在南京城内今长江路,刘坤一的故宅相传在太平南路,今建康路附近还有和他有关的“刘公巷”。为什么这座纪念他的牌坊要建在长江边呢?

张智峰推测,刘坤一在任时,积极推行新政,下关开埠,吸引外商投资,促进南京城市近代化,和他有直接的关系,因此将牌坊建在这里,正是为了让后人知道刘坤一的功绩。

山东嘉旭石业

手 机:13963726881

电 话:0537-6454009

邮 箱:jxjx125@163.com

公 司:山东嘉旭石雕厂

地 址:山东省嘉祥县马集镇石雕工业园